开好“三场会”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还权于民、还情于民”促乡村治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成立于1981年,是国列省列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全省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和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总面积910千米²,辖17个乡(镇)、145个行政村、7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7.8万人,有保安族、东乡族等10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53.95%。以前一些贫困户存在“等、靠、要”心态,“蹲在墙角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使各级帮扶政策措施的实施打了折扣。为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积石山县积极探索出“三场会”制度,从可能影响百姓脱贫致富的每一个小事入手,大胆尝试,还权于民、还情于民。一、村民知情大会,村民的事村民自己说了算积石山县在全县145个行政村推行村民知情大会制度,坚持村级事务公开透明,干什么由群众自己说了算,怎么干让群众自己来决定,努力做到还权于民、还情于民。村民知情大会由包乡县级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乡村干部、群众共同参加,每季度召开一次。会上,乡村干部宣传党和国家各类政策,通报项目及政策落实情况,让群众尽情表达夙愿诉求,畅所欲言,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一起商量干什么、怎么干。会后,乡村两级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归纳,列出清单,选出急需实施的项目和需要特别扶持的贫困户,在后期工作中认真落实。村民知情大会充分发挥着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让工作在阳光下运行,由群众来监督,切实保障了群众在村级事务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村民知情大会具体体现了六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传递政策,讲明措施,给群众吃好“定心丸”;二是“阳光运行”,列出清单,给群众算好“明白账”;三是畅所欲言听取民意,给群众念好“致富经”;四是立志扶智,激发动力,给群众打好“强心剂”;五是盯人盯事盯项目,给群众办好“贴心事”;六是解开疙瘩,化解积怨,给群众奏好“和谐曲”。目前,全县145个行政村,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村民知情大会。村民知情大会在积石山县已常态化、制度化运行,成为各个贫困村为谋划项目、发展产业集思广益的大会,让群众能够及时了解村里的发展情况,积极建言献策,参与村里的发展事务,有效増强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二、“两户”见面会让贫困户找到了致富的新路子“两户”见面会是积石山县推进脱贫攻坚任务中,在乡村治理方面的创新实践。简单来讲,就是让脱贫户和贫困户直接见面,用身边事教育感染身边的人,另外还有乡(镇)干部、驻村工作队队员、村社干部、群众代表、脱贫户典型代表、贫困户代表、致富带头人等参加。扶贫干部讲脱贫的事,有时候老百姓还会有质疑。但让脱贫群众现身说法讲脱贫,效果就不同了。最有说服力的,就是一天天富裕起来的日子。“两户”见面会中,脱贫户和致富带头人讲述自身的脱贫及致富经历,结合自身在脱贫致富过程中遇到的艰难险阻,向贫困户传达“不等不靠,自己致富”的核心理念,不断向贫困户传授经验,激发脱贫户的致富信心。贫困户与脱贫户对接,贫困户现场提出问题,脱贫户现场解答,并根据符合自身实际的脱贫方式自愿与脱贫户“认亲戚、结对子”,脱贫户引领贫困户摒弃“等靠、要”思想,依靠自身力量尽快脱贫致富。柳沟乡阳山村的某贫困户眼高手低,动员他干啥都嫌累、嫌不体面,而隔壁袁家村的贫困户蒋忠学学会挖掘机操作技术后,每月挣到5000—10000元,很快脱贫。2017年6月,柳沟乡在阳山村举办了“两户”见面会,蒋忠学给阳山村的贫困户们讲述自己的脱贫经历,促使该贫困户找到了脱贫的方向,主动学习技术,很快成为一名挖掘机熟练工,每月收入6000多元。截至2019年底,全县17个乡镇召开“两户”见面会300多场次,参加人数达3万余人次,许多贫困户像阳山村这位贫困户一样,通过面对面交流,找到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三、“三说三抓”,进一步丰富村民自治实践积石山县在深化拓展村民知情大会、“两户”见面会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民主协商制度的“三说三抓”活动经验模式,在全县145个行政村大力推广。“三说三抓”,是指“群众说事情,干部说政策,法官说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