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汇报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系列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实施人才工作“一规划一意见一工程”,首次召开科技创新人才大会,首次实施高层次人才特殊薪酬制度,首次评选自然资源科技之星,首次成立市自然科学科自联合基金,加快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奋力打造自然资源人才高地。一、扛牢党管人才责任。树牢人才“第一资源”意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在管规划、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管统筹上狠下功夫,一体推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一是强化工作机制。成立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真正形成人才工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人事、科技、财务等职能处室、直属单位、自然资源相关学会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加强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编制局直系统和直属各单位人才规划(2022-2026年)。实施更加开放积极有效的人才政策,出台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45条具体措施,出台推进自然资源领域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三是强化责任落实。局党组高位推进“30、40、50人才工程”,隆重召开自然资源科技创新人才大会,带头树立大抓人才工作鲜明导向。组建人才工作专班,建立人才数据库,将人才工作纳入对直属单位绩效考核、政治建设考察指标,压实各级党组织抓好人才工作政治责任。四是强化政治引领。积极推荐优秀人才当选“两代表一委员”,2022年,优秀人才占入党积极分子70%以上。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人才发扬寸土寸心的系统情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二、着力优化人才结构。紧紧围绕增强履行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支撑能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快速推进人才队伍专业化年轻化,打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自然资源人才队伍。一是注重精准引才。实施30人才工程,每年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30名以上。发挥编制资源效能,统筹采取公开招考(招聘)、直接考核、交流调动、就业协议、承诺入编等方式,紧扣需求,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优秀高校毕业生。2022年,新进人才90人,其中高级职称21人,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15人,35岁以下占比94%。二是注重价值励才。实施40人才工程,在市直单位率先实行高层次人才特殊薪酬激励,分一、二、三层次评选40名高层次人才享受特殊薪酬,每年分别提高绩效10万元、6万元、3万元。全面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奖励,2021年局直系统发放科技成果转化奖金1731万元。对引进的博士,保障10万元以上科研项目经费,安排承担市部级重点实验室或技术创新中心重大科研项目,表现突出的享受特殊薪酬、优先评定职称、及时提拔使用。三是注重多方聚才。灵活柔性引才,采用聘用制、项目合作制等方式缓解人才不足问题。与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高校成立科研项目合作联盟,集聚行业领军拔尖人才力量,推进科技难点重点攻关和成果转化。三、创新人才培育机制。深刻把握“八个坚持”人才发展规律,坚持“四个面向”统筹各层次人才培养,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一是加强系统培养。实施50人才工程,评选自然资源专家之星、骨干之星、青年之星50名,统筹实施领军人才、创新团队、高技能人才、青年人才培养工程。每年投入400万元以上经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级分类开展教育培训。直属单位、自然资源学会探索实行“师徒工程”“人才梦工厂”“青年创新秀”等人才培育计划,培育部市级科技人才7人,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二是加速科技创新。每年投入2000万元以上科研经费,成立湖南市自然科学科自联合基金,积极争取市部级科研项目,在推动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实景三维应用等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较好成效,获市部级以上奖励17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市部级科技进步奖(科学技术奖)一等奖7项。三是加快平台建设。统筹用好现有23个科技创新平台,整合技术创新资源,明确各平台在自然资源领域创新链中的重点任务,构建以部市级重点实验室为重点、技术创新中心为骨干、工程技术创新平台为桥梁,布局合理、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