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积极发展首发经济作为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当今世界,国际经济政治格局跌宕多变、不稳定不确定性显著增强。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外部需求收缩的背景下,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压舱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积极推进首发经济”的总体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并把“积极发展首发经济”作为2025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充分显示出首发经济在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中的重要作用。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提振消费有关工作,强调要坚持从供需两侧发力,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和提质升级,强化消费品牌引领,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持续打造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热点,明确了我国加快发展首发经济的路径和工作重点。深刻把握首发经济的基本内涵和发展前景。首发经济是以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场景的首次发布为核心,通过创新供给激活消费需求的经济形态。由于首发经济具有以技术突破或模式创新为支撑的创新性、通过标准制定重塑市场格局的引领性和带动研发生产物流等全产业链升级的乘数效应等核心特征,因而,其基本内涵也相应包含空间维度上的首店经济、时间维度上的新品首发和场景维度上的首展首秀等三个维度内容。就实质而言,首发经济的运行发展逻辑在于,通过“供给创造需求—需求反哺创新”的闭环,突破传统“需求决定供给”的线性模式,并在结果形态上表现出供给端创新对消费市场的开拓能力。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首发经济规模达1.5万亿元,带动相关消费增长超2.8万亿元,表现出极为可观的“乘数效应”。面向国内统一大市场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党中央把首发经济上升为扩大内需的国家战略,既是应对短期消费疲软的破局之道,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策。深刻把握首发经济在扩大内需提振消费中的发展机遇。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消费市场实现总体平稳增长,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4.5%,在继续发挥经济发展第一拉动力作用的过程中,新型消费特别是首发经济正在成为激发市场活力、打造新消费增长点的重要抓手。同时,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加速产业变革,正在推动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品质化、体验化跃升,以“首店、首展、首秀、首发”为核心的首发经济,凭借其创新驱动消费、供给创造需求的特性,成为破解供需错配、激活内需潜能的战略选择。近年来首发经济一系列成功案例表明,发展首发经济不仅是当前提振消费的“强心剂”,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深刻把握首发经济通过供需协同激活消费的内在逻辑。传统消费理论强调“需求决定供给”,但在技术革命与消费升级叠加大背景下,首发经济正在特定领域改变着这一规则。其一,从“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高科技消费产品的市场实践表明,中等收入群体对“品质化、个性化、体验化”消费的追求,不断为“首发即爆款”提供市场沃土,首发经济对需求创造具有强大撬动力。其二,从“跟跑式创新”到“引领式突破”。通过聚焦原始创新、整合产业链资源,首发经济正倒逼我国产业创新范式转型,一批先进科技企业正从技术应用者转变为标准制定者,通过“创新—溢价—再创新”的良性循环,持续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内需空间。其三,从“单点突破”到“生态重构”。首发经济的真正价值在于重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经济大循环,以首发为支点的生态化发展正在形成“创新驱动供给、供给创造需求、需求反哺创新”内需增长闭环。深刻把握新时代积极发展首发经济的政策路径。顺应首发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内在规律,需要掌控好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之间的配合力度,加快构建“五链协同”发展体系。一是以攻克“卡脖子”技术为核心,加快创新链突破。实施“首发技术攻坚计划”,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建设若干国家级创新平台;推广“揭榜挂帅”机制,对突破性技术给予相应资助;建立“创新容错基金”,允许研发费用中一定比例用于高风险探索性项目。二是以打造敏捷供给网络为重点,推动产业链协同。因地制宜培育“首发经济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