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序号类别事项名称(工作内容、任务内容)1党的建设全覆盖推行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乡镇、村(社区)全覆盖开展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建立述职评议考核结果运用机制。2党的建设发挥“关键少数”示范引领作用:全面落实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推动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中党员领导干部全覆盖建立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并落实每半年至少联系指导一次的要求。分层级分领域建立健全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3党的建设加强驻村工作队员的选派和管理:按要求选派管理驻村工作队员,加强任职培训和经费保障。及时完成驻村信息量化考评工作。4党的建设强化到村任职选调生的管理:做好选调生到村任职后的登记备案管理,到村任职期间,组织关系转移到村,不得违规抽调借调,提前调回。完善结对帮带制度,县级党委组织部门至少每半年、乡镇党委至少每季度对辖区内全部到村任职选调生开展1次谈心谈话。5党的建设抓好领导干部乡村振X能力培训:对乡镇干部、村干部(含驻村干部)、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党组织负责人等,分级分批分类抓好乡村振X主题培训。6党的建设开展乡村班子履职情况届中分析:对所有乡镇、村(社区)进行全覆盖调研走访,并逐个分析所负责乡镇、村的班子运行和每名班子成员履职情况以及存在突出问题和整改提高建议。7党的建设持续深化软弱涣散(后进)村党组织整顿:持续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后进)村党组织。8党的建设强化村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完成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9党的建设后备人才工作:每个村储备3—5名后备人才,并落实培养措施。10党的建设开展新一轮农村基层党建示范县乡和星级村创建:严格按照程序要求开展申报和核验。加强星级评定结果运用,将评定结果与行政村(社区)党组织运转经费、村干部报酬待遇、评先评优等挂钩。11党的建设落实行政村(社区)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按县级核定的村级组织办公经费、村级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党员活动经费、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及时下拨到位;按要求及时核实上报村(社区)干部的月基本报酬、正常离任村(社区)干部月生活补贴有关材料。12党的建设实施行政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提升行动:进一步提升完善行政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整体功能,全面清理、规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挂牌。13党的建设优化党群服务体系功能:乡(镇)每季度开展1次以上,村(社区)每月开展1次以上。14党的建设做优党群服务特色品牌:各乡(镇)在村(社区)或自然村打造1个以上党史教育、生态保护、乡村振X、社会治理等领域示范点;乡、村党群服务中心按要求深入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和“微心愿”活动。15党的建设落实自治区集体经济工作目标任务:深入推行“一村一项目”和集体经济产业园建设,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扶持,着力提高经营性收入占比,规范村集体收益分配,完成集体经济各项目标任务。16党的建设基层党组织领导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建设:严格规范项目资金管理与使用,建立健全收益分配和联农带农机制,完成并验收财政扶持的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建设。17党的建设推进清廉社区建设:打造一批示范作用好、成效突出的清廉社区示范点。18党的建设抓实党的组织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活动等制度,党员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19党的建设规范党费管理:党员按规定交纳党费。20党的建设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按照下发的发展党员结构要求完成全年发展党员任务;每个村至少培养有2名入党积极分子并落实培养措施;每个行政村每两年至少发展一名党员;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实施建立县、乡、村三级共享的流动党员信息库,规范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高质量完成党内统计工作。21党的建设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开展“党员进党校”活动,组织长期在村且身体健康的农村党员全员进党校学习;严格按要求选调学员参加县级及以上培训;完成本级培训任务,原则上本年度内党员参加集中培训和集体学习时间不少于32学时,基层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参加集中培训和集体学习时间不少于56学时、至少参加1次集中培训。22党的建设加强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