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统筹兼顾系统整体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总书记强调,国企党建工作的根基在基层、重心在基层、活力在基层、创新在基层。作为国有企业,必须深刻领会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的深邃考量,要一刻不松懈地树牢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之以恒学思想、强队伍、建机制、促发展,让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各环节紧密协同、深度融合,统筹好“四对关系”,确保以高质量党建带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一、统筹好“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两个一公里”是就党的组织体系层面而言,实现党的全面领导、开展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依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国有企业党组织作为党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立足组织定位、把握发展方位,既要各司其职、守土尽责,又要一体贯通、协同发力,既要建强企业党委“最先一公里”,更要打通基层支部“最后一公里”,形成上下联动、发力均衡、高效运转的落实体系。一是聚力真抓不走空。国有企业党委作为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的“最先一公里”,是做好国企党建工作最先的、前提性的第一步,这一棒掉了链子,各项工作就要落空。因此,国有企业党委必须发挥承上启下、提领全局的作用,一方面,要上连天线掌握方针政策,从宏观把方向、定调子,另一方面,又要下接地线指导基层,制定基层可操作、可执行的具体举措,进而明确整个党建工作的发力方向和实现路径。在工作开展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调查研究,摸清贯通落实的堵点难点,在充分考虑基层执行力、创新力和探索力的基础上,让制度执行有约束、有张力,工作方法讲温度、接地气,确保各项工作贯通基层,基层愿意落实、能够落实。二是突出善干不走形。要学会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抓住“党的组织”这个各项工作的根本保障,持续强化组织体系建设,确保企业内部各级组织“铺天盖地”建起来、“顶天立地”强起来。坚持纵向上抓组织延伸覆盖,横向上抓党建工作覆盖,织密建强党的组织体系,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的“最后一公里”。同时,着力提升工作落实能力,引导基层组织既善于从全局高度、企业角度做好系统性工作谋划,又能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岗位,强化分类精准指导,扎扎实实、稳扎稳打把规定动作做出厚度,自选动作做出亮度。三是注重实干不走虚。建强“两个一公里”的根本落脚点在实干。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要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高质量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和日常教育,抓好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党员队伍的理论武装和能力提升,为各项工作的落实提供坚强的队伍支撑。要聚焦大局、围绕中心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在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中深化“党建+”工程,建强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和党员突击队,创新运转模式和应用方式,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在一线,以实际行动确保上级党组织工作在基层落地。二、统筹好“点上突破”与“面上提升”的关系。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对象是千千万万的支部、数以万计的职工,这既是独一无二的力量源泉和独特优势,同时也是党建工作的难点所在。面对庞大的体量和复杂的情况,必须摸清党建工作底数,既要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点,补短板强弱项;又要好中选优,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示范点,同时,还要最大范围地团结凝聚一切力量,形成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的强大合力。一是消除薄弱点,抓短板促提升。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国有企业做了大量抓基层、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但仍存在一些短板不足,比如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还需要破题,部分基层党组织还存在软弱涣散现象,产业工人、生产一线发展党员工作还需加大力度,流动党员管理还存在盲区等等。这些问题既是工作短板,也是提升空间、发力方向。应进一步立足实际,举一反三,特别是对于一些不好改、反复改、改不到位的问题,要加大研究探索力度,健全制度机制,采取有力措施逐个加以攻破,通过持续的补短板、强弱项,夯实基础党建的根基,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二是建强示范点,以点强促面强。近年来,国有企业在基层党建工作上积累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形成了很好的示范效应。要继续巩固扩大这一优势,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