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关于“互联网+党建”创新模式研究摘要: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信息化成为了大势所趋,“互联网+党建”模式是党建信息化的新阶段,拓宽了国企党建的群众基础和舆论阵地,丰富了国企党建工作的方式和内容,为国企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尽管国企已经意识到党建信息化的重要性,甚至也创建了“互联网+党建”的模式来创新党建工作。但是在建设当中,还存在互联网思维贯彻不利、互联网工具使用混乱以及虚拟党建和实体党建发展失衡的现实困境。为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国企党建工作要做到以下四个统一即领导重视和党员参与、制度完善和模式展开、工具使用和体系建立,以及虚拟党组织和实体党组织等方面的统一。关键词:国有企业;“互联网+党建”;创新模式中图分类号:F27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8-0008-031983年国际互联网在美国建立以来,全球信息网络技术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从Web1.0时代到如今的Web3.0时代,即所谓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空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将数据处理的集中化、大数据化、智能化、个性化成为现实,“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使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方式方法都产生巨大变化。在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工作信息化的背景下,我国也逐渐开始推行“互联网+党建”,优化党建工作思路,创新党建工作模式。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这一概念和新业态得到进一步推广,为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国有企业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党建”这一新常态,改变现有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借助互联网平台,创新“互联网+党建”模式,做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积极践行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互联网+党建”模式的提出,给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能协助其将党建工作转移至互联网平台,克服时间和空间对党建工作的限制,提高党建工作效率。一、“互联网+党建”模式对国企党建工作创新的积极影响党建工作进入了互联网时代,需要国企的党组织认清信息化发展的进程,积极寻求变革以适应时代的变化。“互联网+党建”模式是国企对党建工作的创新,是紧跟网络技术的发展而进行的党建变革,标志着国企党建信息化开始向纵深发展,既开启了党建信息即时化时代,也拓展了党建信息化的功能,对破解党建“瓶颈”、实现政党建设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推动了国企党建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党建信息化就是政党适应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要求,广泛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来开展党的建设,更新党建模式、方式与方法[1]。2010年1月5日,由中央组织部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联合建成的“全国基层党建工作手机信息系统”正式开通,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我国党建信息化即时化时代的到来。在全国基层党建工作手机信息系统开通仪式上,强调:要“把手机信息系统真正建成传播党的声音的重要窗口,通达社情民意的崭新渠道,推进基层党建的有效载体,服务基层的重要手段”[2]。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在移动端的发展增强了用户实时沟通,但由于国有企业规模庞大,子公司或者下属公司分布全国各地,一定程度上给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造成困扰,而互联网则为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互联网+党建”模式有效克服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国企党建信息化的功能得以拓展,在电子党务、宣传功能等基础上,还凸显了网络监督功能,使国企党建工作迈向了新的台阶。(二)拓宽了国企党建的群众基础和舆论阵地2016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1.7%,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等各项数据都在稳步提升(见下页图)。而国有企业中,从上层领导到基层员工都有党员的存在,占据绝对数量的国企基层党员基本上都是年轻人,他们对于传统的党建活动方式兴趣不大,而比较热衷于网络互动。因此,在国有企业推进“互联网+党建”模式,能够使党建工作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有助于党建工作的顺利展开。另外,国企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