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信工作】网络舆论“伪政治”传播的特征与风险摘要:网络舆论存在政治化倾向,并在其政治化过程中产生“伪政治”现象。“伪政治”与“政治”存在概念边界、行为边界、权力边界、意识形态边界和民主边界。网络舆论“伪政治”传播通过技术伪装、权利利己、情感渗透、用户裂变生成;具有舆论主体的泛在性、舆论客体的底层性、舆论内容的标签性、舆论形式的复杂性特征,存在伪认知、伪行为、伪信任、伪身份等风险。政府、公众、平台需要以数字化技术规制伪认知,实现“政治”、防止“伪政治”,以维护网络空间合理化的传播秩序。关键词:网络舆论;伪政治;政治;身份认同舆论是公民意见的集合,反映公众政治情感的表现与政治权利的行使。对于网络舆论的研究,国内学者大多聚焦于传播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层面。“舆论不是一种有组织的精神状态,自发性使强大和软弱共生于舆论一身。”[1]技术、资本、权力、公众从不同角度对舆论进行干预和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生成“伪政治”舆论。网络舆论利用话语包装实现“伪政治”传播,形成网络暴力,削弱舆论的精神价值。网络舆论存在政治化倾向,并在政治化过程中存在“伪政治”现象。从“伪政治”视角出发,探讨网络舆论的问题及其治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鉴于此,本文拟在厘清“伪政治”与“政治”边界的基础上,分析网络舆论“伪政治”传播的生成逻辑、基本特征与风险表征,以期为规制“伪政治”舆论,维护网络空间传播秩序提供学理依据。一、“伪政治”与“政治”的边界“伪政治”与“政治”是政治学的两个基本概念,也是政治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伪政治”是政治,但不同于“政治”,具有相对独立性。“伪政治”与“政治”相互联系、相互区别,存在一定的边界性。“伪政治”与“政治”的边界体现在概念边界、行为边界、权力边界、意识形态边界和民主边界五个方面。其一,概念边界。美国学者达尔等[2]认为政治是人类行为的一个方面。“政治是具有理想性和现实性双重属性的人类活动,并且现实中的政治始终保持其理想性和现实性的合理张力。”[3]在网络空间中存在宏观政治与微观政治之别,前者具有全局性与社会性,涵盖国家领土、社团建设等问题;后者即生活政治,存在于公民日常生活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涉及公民权利的问题。反观“伪政治”,“伪”的意思在中国汉语中释义有二:其一表示虚假的、不真实的;其二表示不规范的、不为人民所认同的。“伪政治”的意思是,表面上看来,大家都在共同参与一项集体事业,而这项集体事业似乎跟政治息息相关。但实际上,大家所参与的集体事业并不是真正的政治,而是虚假的政治[4]。“伪政治”并非“反政治”,“反政治”在美国学者里拉看来另有所指,他实际上构建了一个“政治”—“反政治”—“伪政治”的三元分析框架[5]。在里拉看来,罗斯福时代的特征是“政治”,里根时代的特征是“反政治”,而身份自由主义的特征是“伪政治”。从身份自由主义转向公民自由主义,本质上就是从“伪政治”转向政治[4]。在网络空间中,舆论“伪政治”传播是指舆论借助自由主义的口号,实现真实或非真实政治信息的虚假传播。因此,“伪政治”区别于“政治”,并以劣币驱逐良币的趋势威胁“政治”舆论的存在。其二,行为边界。“伪政治”与“政治”之间的行为边界表现为有组织性与无组织性的媒介动员。“伪政治”以个体为行为边界,从个体角度出发,推行个人主义至上,容易形成无组织动员。而“政治”行为更多是有组织、有纪律、有领导的活动,凝聚公众力量为集体事业奋斗。“伪政治”行为对于个体以外的政治事务保持冷漠;对于个体利益范围内的政治事务热情,甚至以政治热情制造政治事件,带有一定的极端性。“伪政治”形成“伪政权”,使得身份自由主义成为政治社会的破坏者,具有不合法性。“政治”行为具有一定普世性与现实性,涉及全体公民的政治活动,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积极作用。根据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条件反射能够被无意识强化。“伪政治”舆论利用虚假信息与虚假态度,强化用户的破坏行为,造成用户的条件反射,影响公众的群体行为与组织行为。其三,权力边界。政治的核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