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三个变革”打造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模式自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启动以来,**作为省定改革试点,按照“整合、扩区、调规、改制”的总体要求,立足先行先试,探索治理变革、模式变革、效能变革三种新模式,营造“三新”发展格局,带动开发区工作全方位创新,迅速形成新的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今年前5个月,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9.03%、增速全市第一;其他指标均实现较快增长,成功夺得市高质量发展暨“三个一批”项目观摩、经济运行发展指标排名“双第一”,连续四个月荣获市能力作风大比武、打擂台“擂主”称号。一、深化治理变革,重构发展新体制。坚持把开发区改革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加强对开发区改革工作的领导。一是任期制配备领导班子。实行领导班子任期制、全员聘任制,开发区管委会班子成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干部来源渠道任命,任期3年,任期考核以任期目标为依据,以日常管理为基础,注重业绩导向、社会效益和党建工作实效。二是“扁平化”配置部门机构。按照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和“大部门制”“扁平化”要求,开发区管委会设立“一办四局”,突出服务企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主责主业。在县级财政和编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为管委会增加员额22人,总员额达到80人,及时做好人员保障。三是高标准建立推动机制。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开发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开发区与组织、发改、财政、人社、编办等单位参加的联席会制度,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形成工作闭环。编制《**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关于深化**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实施方案》,并配套出台一系列制度。二、深化模式变革,增强发展新动能。把握试点机遇,用好用活政策,多方面尝试探索,力争做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一是抓实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经济管理职能。成立**智远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构建协调联动的“管委会+公司”模式,解决开发区改革核心问题。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要求,将适合市场化运作的经济事务下沉到公司层面,管委会主要负责政策制定、发展规划、行政审批等行政管理工作。鼓励支持产投公司对外合作,可通过自行组建、合资或选聘等模式,引进专业化产业运营机构,采取“区中园”的方式,组建引进服装产业园运营公司、智能装备产业园运营公司等。负责专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创新型企业培育、创新平台建设、科技金融服务等。二是抓实人事体制改革,激发干部队伍创业激情。打破开发区行政事业人员编制和身份界限,实行以员额总量控制和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人员管理制度,在全县挑选懂经济、会招商、善管理的专业型领导班子,选定县招商服务中心主任、原县科技局局长2名同志担任产投公司负责同志。对开发区员工实行全员聘任制,岗位聘任采用选聘、竞聘、招聘三个步骤,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实行“从开发区在岗人员中选聘、由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中竞聘、在社会高级管理人员(高层次专技人员)中公开招聘”,加速打造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人才团队。三是抓实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坚持放开搞活薪酬分配原则,下放薪酬管理权限,科学制定《**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绩效薪酬考核评价实施办法(试行)》,明确由开发区管委会自主确定人员薪酬水平、分配办法,实行以岗定薪、优绩优酬、动态管理,薪酬总额一般按不超过同条件机关人员收入的2倍来掌握。同时,建立人员考核奖惩机制,树立奖勤罚懒、优绩优酬的鲜明导向,鼓励薪酬分配向招商引资、资本运作等岗位倾斜,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将考核结果与评先树优、奖励激励、绩效工资等直接挂钩,并作为职务调整、岗位变动以及续聘、解聘的重要依据,打破了“大锅饭”“铁饭碗”,真正让实干者得实惠。三、深化效能变革,汇聚发展新动力。坚持开发区作为经济建设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定位,将产业提质作为关键、创新发展作为核心、项目建设作为抓手,积极培育一流的产业生态、创新生态,全力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一是优化营商环境。在下放审批权限上,赋予开发区管理权限364项,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区内事、区内办”更加便捷高效。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