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基层治理”经验交流材料近年来,我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莲心·360民呼我行”专项行动为抓手,不断探索“党建+”新模式,通过整合服务资源,挖掘社会力量,对超大型社区精细化治理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让社区居民能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社区服务。一、“党建+中心社区”,科学统筹服务布局。立足实际、问需于民,积极推进“党建+中心社区”建设,辐射带动周边社区实现“活动共办、阵地共建、资源共享”。切实把“党建+中心社区”建成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桥头堡”,近距离联系服务凝聚党员群众的主载体,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坚持“区域统筹、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原则,建设中心社区,统筹辖区内的在职党员、物业、家委会、志愿者等多方资源实现联动。坚持“管理联席,组织共融;人员联动,责任共担;阵地联建,资源共享;实事联做,难题共解”的运行机制,做到以点带面撬动整个社区资源同时,选派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负责中心社区日常管理、活动组织、课程安排等,为居民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服务,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让社区更有温度。目前,全区共建成中心社区9个,今年还将再建5个。在此基础上,将中心社区建设与超大型社区拆分相结合,有效化解资源不充分、人员不足等短板。辖区红庙坡街道在原白家口社区成立白家口中心社区,将原社区拆分成两个居民社区,各下设1至2个社区工作站,在不过多增加社区层级、办公用房和人员的基础上,以中心社区统领社区工作站,带动各小区党群服务站,三个层级做到任务同部署、活动同安排、项目同落实、督导同检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群众服务的最细化、基层问题的最优解。三、“党建+红色物业”,创新优化服务模式。物业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幸福指数,**区是典型的老城区,街道下辖131个社区,老旧小区数量多,管理难度大,**区通过党建引领、物业联管、社企联动、问题联治,打造出具有**特色的“一核三联”红色物业建设新模式,提升民生福祉。在物业联管方面,**区在北院门、红庙坡、桃园路等5个街道建立“红色物业”党建联盟,将社区党组织、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等纳入联盟成员,引导物业服务企业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共同做好辖区内物业服务工作。在社企联动方面制定印发《**区深化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结合党建“邻里格”,不断夯实社区党组织基层治理核心地位,通过将物业服务企业全面纳入党建网格,吸纳物业企业相关工作人员担任网格员,探索实施社区“两委”和物业企业管理人员交叉任职等,切实强化沟通配合、增强共治合力、提升服务效能。在问题联治方面,通过物业服务联管联动,**区探索出街道社区党组织和物业服务企业良性互动机制,联合处置居民群众问题诉求。红庙坡创新推行“共享物业”模式,建成“红色物业服务中心”面积1200㎡,创立“360物业服务超市”,把物业管理服务作为商品,构建了“群众点单、超市下单、街社接单”的物业工作新模式,已累计解决物业相关的矛盾和投诉144件。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加强中心社区、智慧社区建设,统筹利用物业行业、社会组织与新兴行业加强沟通联系,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实现共建共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