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战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目录一全球政治与经济形势简析二中国的经济基础与前景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与任务一全球政治与经济形势简析一、全球政治与经济形势简析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作为两个大国,在贸易、技术、外交等领域既有合作也有竞争,不是你输我赢、你死我活,而应当是你追我赶、共同进步。一、全球政治与经济形势简析美国利用超强的市场地位,以及在全球政治经济领域的话语权,在亚太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围堵,在全球科技和关键矿产等领域与中国“脱钩”。美国构造了所谓的“小院高墙”,旨在遏制中国的高科技项目,打压中国的科技进步,破坏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科技研发领域的国际合作。脱钩小院高墙一、全球政治与经济形势简析美国欧洲美国的对华战略,是在其具有优势的领域与我国进行断供脱钩;在中国具有优势领域,像光伏产业、锂电池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采取联合盟友增加本土化产能,进而逐步降低对中国的依赖。近年来,欧洲强调战略自主,意图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以及摆脱对中国的资源和产品依赖。但是,欧洲并不寻求与中国“脱钩”。中欧关系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一、全球政治与经济形势简析需求端:从世界经济的整体环境看,受之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需求端经历了断崖式下降,而由于需求的下降,运输业与供应链的运转也受到了很大影响。供给端:虽然在后疫情时代,世界各国在需求上都在逐步恢复,但是在供给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产能的下降,导致商品短缺,进而出现了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上升的情况。一、全球政治与经济形势简析大宗商品(原材料、燃料)价格上涨逐步传导至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使得全球通货膨胀明显上升。为抑制通货膨胀率,美联储连续加息,导致美国和全球经济大幅放缓、美元汇率大幅升值。美联储连续加息还加大了美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产债务不匹配风险(资产市值因利率上升而下降,债务负担上升),导致硅谷银行、第一共和银行等银行破产。一、全球政治与经济形势简析从贸易角度来看,贸易的弹性比跨境投资的弹性大,受影响相对较小。贸易的弹性主要体现在其灵活性和适应性上。贸易作为一种买卖或交易行为的总称,其形式多样,能够迅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跨境投资虽然也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涉及的资金规模较大,结构复杂,受到政策、法规、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弹性相对较低。贸易弹性跨境投资弹性二中国的经济基础与前景二、中国的经济基础与前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十余年保持全球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二、中国的经济基础与前景2024年,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数据。数据显示,全球货物出口3年来首次下降。2023年,全球出口总额23.8万亿美元,下降4.6%,继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增长后再次下降。在此背景下,中国出口国际市场份额14.2%,连续7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在世界经济艰难复苏的大背景下,中国保持了国际市场份额的总体稳定,显示出较强的发展韧性。新兴产业像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工业4.0领域;光伏太阳能、生物燃料、风能等绿色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基因编辑、纳米技术等前沿领域,无论从论文的发表量和专利量来讲,我国与美国基本平分秋色。二、中国的经济基础与前景新能源产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二、中国的经济基础与前景二、中国的经济基础与前景我们要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