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四方合约”机制破解农村养老难题珙县户籍总人口42.9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人口7.44万人,占全县人口17.3%。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就业,在部分乡(镇)的农村存在着不少的空巢独居、留守老人,他们的养老已经成为亟需关注解决的社会问题。珙县积极探索农村特殊困难老人关爱服务工作,支持多方主体参与,创新推行村党组织、村老协或其他社会组织、特殊困难老人、助老巡访员四方签订《关爱服务合约》机制,切实解决特殊困难老人实际问题,推动乡村有效治理。一、聚焦建章立制环节,科学建立“四方合约”通过明确各方权利和责任,精准识别关爱对象,择优选聘助老巡访员,科学建立合约,推动助老巡访工作有效运行。(一)建立长效机制针对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老年人缺少生活照料、安全隐患较多的养老难题,珙县顺势而为,以“大力弘扬孝亲敬老,淳化乡村社会风气,拓展村级老协职能”为目的,建立健全《助老巡访工作制度》《助老巡访工作流程》《村级日间照料中心管理办法》等6项工作制度,统一印制《助老巡访跟踪记录本》《助老巡访公示表》《助老巡访工作牌》,做到制度规范上墙,巡访员戴牌工作,表册及时更新和公示。(二)组建巡访队伍发动辖区内政治过硬、威望较高、熟悉情况的退休党员、新乡贤人士、热心群众等,报名参加助老巡访员队伍。村(社区)党组织通过面谈了解、走访考察等形式,确定助老巡访员人员,确保巡访队伍结构优化、素质过硬。巡访工作的开展,带动了一大批志愿者、爱心人士、青年学生自发参与巡访助老工作,示范带动基层助老队伍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全县共有370余人加入助老巡防员队伍。(三)精选服务对象聚焦60岁以上的散居特困、独居留守、残疾失能、缺乏照料等特殊困难老人,由村党组织提名推荐,通过民主评议、公开公示、乡镇党委审核等程序,最终确定服务对象。将相关信息录入助老巡访监督系统App,实行县、乡、村“三级”审核管理,确保助老巡访工作落地落实。目前全县共有5700名特殊困难老人被纳入服务体系。(四)签订四方合约引导和组织村委会、村老协、老年人、志愿者签订《助老巡访爱心合约》,明确四方责任。村委会负责指导协调、监督和保障四方合约有效运行;村老协负责建立和管理老年人台账;老年人承诺向助老巡访员提供真实信息并对服务进行客观评价;助老巡访员按照开展巡访服务的要求,定期组织开展老年人免费体检、政策宣传、上门医疗护理、文艺活动、兴趣培训等活动,推动助老巡访工作落地落实。全县现已签订关爱服务合约2400份。二、聚焦助老巡访环节,贴心履行“四方合约”明确四方权责,制订助老巡访员工作职责清单,明确关爱服务内容,切实提升特殊困难老人生活幸福感。(一)强化安全排查助老巡访员每周1次上门巡访和1次电话巡访,为留守空巢老人提供一对一、面对面助老服务,第一时间了解老年人的需要和诉求,及时发现健康及安全隐患,及早提供针对性帮助。现场不能解决的,向老人子女、村“两委”反映,共同寻求解决办法,确保助老服务不断档。截至目前,共发现解决特殊困难老人身边存在的地质灾害、过期食品、安全隐患等各类问题1213个。(二)开展爱心陪伴逢年过节和老人生日时,助老巡访员入户开展空巢老人爱心陪伴活动,为老人送上节日祝福,聊天谈心半小时以上,缓解老人的失落感和孤独感。特别是年初因为疫情防控等因素,很多空巢老人子女、亲属未回家过年,助老巡访员通过帮助老人购年货、贴春联,组织周边老人吃年夜饭、看春晚等方式,尽其所能满足老人的情感和心理需求。(三)提供助老服务助老巡访员每次入户,记录老人生活物资储备情况,并结合每名老人的健康状况,对高龄、失能、半失能空巢老人等特殊人群,提供代买粮、油、菜生活物资,代办证照证件、应急送医等力所能及的帮助;定期开展免费理发修剪指甲等日常服务。通过发放宣传单、宣传资料及上门宣讲等方式,宣传养老、医疗、低保、疫情防控等政策,以及防诈骗、法律常识等知识。截至目前,助老巡访员和相关部门已为老人开展相关专题活动和服务1500余次。(四)创新养老模式针对留守老年人大多体弱多病、精神孤寂的痛点难点,采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