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县蟠龙镇重点工作汇报蟠龙镇党委、蟠龙镇政府尊敬的文书记,各位领导:根据安排,现将蟠龙镇重点工作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基本情况蟠龙镇于清乾隆年间建立蟠龙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场为乡,1958年建人民公社,1984年复为乡,先后隶属石佛、回澜、石佛区,1992年8月单列建镇。蟠龙镇位于乐至县东部,东起安岳县卧佛镇,南依乐至县回澜镇和安岳县卧佛镇(原悦来乡),西接乐至县石佛镇,北界遂宁市安居区分水镇,地处乐至、安岳、安居三县交界处。蟠龙镇距乐至县城31公里,幅员面积39.77平方公里,距离遂资眉高速公路三星出口13公里、保石出口10公里。全镇总人口16846人,常住人口5749人。耕地2.56万亩,基本农田2660亩;林地1303公顷;根据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要求,我镇被纳入陈毅故里红色旅游康养片区。辖区内蟠龙湖为乐至县最大人工湖,也是全县最大的水利工程,距离蟠龙场镇2公里。蟠龙湖水库始建于1958年,水域面积3000余亩,总库容4000余万立方米,环湖长约30多公里,最宽处达几百米,水深约30多米,涉及石匣寺村955户2650人,耕地4294亩;黑堰塘村754户2094人,耕地3776亩;香房村737户2108人,耕地3151亩。蟠龙河水汇入蟠龙湖,再由蟠龙镇经安岳流向遂宁安居区,汇入琼江。蟠龙湖在2013年由四川农村日报和腾讯大成网联合主办的“美丽四川·水秀蜀乡”——寻找心中最美人工湖大型公益活动中评为“最佳户外活动基地”。坐落在蟠龙湖边的石匣寺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匣寺为自然石室,由两片巨石相拱而成,石室四方是峭壁,进出石匣只有一条通道,故名石匣寺。石匣寺自唐代建寺至今,已逾千年。现在除石木结构房屋被拆毁外,唐宋清代留下的摩崖石刻石碑20通,摩崖佛像11龛,仍完整的保存着。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一)深化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党建基础一是深学细悟,提高政治站位。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积极开展建党10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不断增加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力地推动了全镇加快发展。二是多措并举,提升学习实效。推行“1+3+N”政治理论学习机制,建立“1+1+1”学习督查机制,通过党委会专题学习、镇村干部集中学习等方式组织干部职工开展理论学习、交流研讨,目前已开展集中学习6次,开展各类宣讲15场次、网络答题4次;严格落实“5+N”、“三会一课”制度,带头开展镇村两级党组织书记讲党课20余次,组织基层党建业务培训50余人次,党员冬训春训工作达到全覆盖。三是笃行实干,确保学习成效。围绕乡村振兴、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重点工作,通过实施“党建+”行动,带领辖区10个基层党组织、429余名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评优定级,社区党支部被评为全县“3A”级社区党组织,坚持党建引领,黑堰塘村被确定为全县乡村振兴重点村。(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一是抓实廉政教育,筑牢廉洁防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从严治党论述,认真传达学习中央、省、市、县纪委全会精神,常态化开展学纪学法,切实抓好党委会学纪学法、镇村干部学纪学法,严格落实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坚持民主决策、依法行政,乡村振兴项目、撂荒地整治、对村目标考核等当前重点工作均由党委会议定后按程序实施。二是加强干部鼓励,切实转变作风。实行每周镇干部入户不少于1天,村社干部每月全覆盖入户,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今年以来共解决群众反馈问题100余件。三是强力惩治腐败,确保队伍纯洁。持续深化班子成员党风廉政“一岗双责”,严格落实行业监管职责,组织各部门定期联合开展综合督导,构建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目前共开展综合督查3次,其他各类督查15次,充分运用月通报、谈心谈话、执纪问责“四种形态”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切实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共印发通报2期、批评教育5人、提醒谈话4人。(三)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毒品整治推动有力一是组织领导上建立禁毒工作“一岗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