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新乡市市长魏建平(2022年1月28日)同志们:刚才,卫东书记的讲话,紧扣中央和省委精神,结合新乡实际,全面总结了去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深入分析了当前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提出了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2021年是极不平凡、极为艰难的一年,特别是进入下半年以后,我市遭遇突破历史记录的特大暴雨灾害和长周期黄河秋汛,面临周边地市新冠肺炎疫情蔓延风险,加之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等叠加影响,经济运行持续承压,部分县(市、区)经济断崖式下滑。面对超出预期的风险挑战,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勠力同心、众志成城,统筹推进防汛救灾、灾后重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232.5亿元,居全省第6位,增长6.6%,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1%,高于全省7.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3%,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8.3亿元,居全省第4位,增长9.7%,高于全省5.4个百分点。在极其艰难的局面下,我们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实践证明,市委各项决策部署是果断有力、应时合势的,各级各部门工作是扎实有效的,全市干部群众是能打硬仗的。我们要发扬抗洪精神,汇聚磅礴力量,开启新的征程,把省市党代会擘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下面,围绕学习贯彻卫东书记的讲话,聚焦省委“两个确保”“十大战略”和市委“进五争四”“十大目标”“十大行动”要求,就做好全年经济工作,我讲几点具体意见:一、锚定目标加压奋进市委确定经济增长10%以上的目标,衔接了“十四五”规划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要求,既是解决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进五争四”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基于宏观政策环境、我市发展基础的现实考量,又充分考虑了汛情疫情带来的低基数影响,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从必要性看。主要基于三个方面:一是政治责任。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中央强调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今年也是省、市党代会召开后的第一年,保持较高增速对于稳定各方预期至关重要。二是发展需要。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较突出,经济总量虽然连续多年居全省第6位,但标兵渐远,追兵逼近。去年,我市经济总量分别低于第4位的许昌市、第5位的周口市423亿元、264亿元,仅领先身后的商丘市149亿元。从人均生产总值看,我市2020年为4.75万元,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43万元、0.7万元。要实现“进五争四”目标,我们躺着不行、坐着不行、站着不行、踮着脚也不行,必须跳起来摘桃子。三是竞争激烈。从全国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要求各地区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十四五”规划明确了全国19个城市群,城市群之间、都市圈内部竞争加剧。一方面,“强省会”成为各地重要发展战略,武汉、成都、西安、南京、济南、合肥均把提高首位度作为重要战略,我省也在全力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另一方面,都市圈内部三四线城市竞相发展,成渝城市群中的绵阳市、长株潭城市群中的株洲市、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安徽滁州市,目前与我市经济体量基本相当,都在瞄准“十四五”末总量突破5000亿的奋斗目标。从我省看,郑州都市圈从“1+4”扩展到“1+8”,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郑汴洛濮打造“氢能走廊”,区域竞争更加激烈。从兄弟市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看,许昌市、周口市增长7.5%左右,商丘市增长9%,预计这3个市经济总量分别将达到4000亿元、3800亿元、3450亿元。我们按10%的增速才能达到3600亿元,才能保住第6位。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是区域经济竞争的不变法则。只有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才能为“进五争四”奠定基础。从可行性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支撑:一是政策利好。中央明确的七个方面政策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