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组织部关于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范文近年来,市委组织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把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聚焦选贤任能,以长远眼光建设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着力强素质、树导向、促担当,精心锻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一、主要工作情况(一)坚持政治引领,激发“想干事”的源动力。聚焦“两个确立”“两个维护”,强化政治建设、突出政治教育、严格政治考察,筑牢干部政治忠诚根基。以理论武装“强基”。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题主线,落实“第一议题”、领导班子读书班、专题党课等制度,分层分类开展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培训,全年举办主体班37期,培训干部4050人次,推动广大干部把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红色基因“铸魂”。发挥资源禀赋,深入挖掘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开发党性教育“好课程”371门,获评省级好课程5门、全市级精品和优秀课程44门,丰厚干部党性教育滋养。以政治考察“塑形”。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出台《市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办法》,细化《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负面清单》34条,运用“三访三查三评”措施,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地接触干部,考准考实干部政治表现。(二)聚焦赋能砺为,提升“能干事”的真本领。着眼事业需要培养干部,坚持精准培育、墩苗历练、实践锻炼,搭建专业型干部成长“快车道”。做优专业赋能。统筹全市干部学院、市委党校、高校对口帮扶等培训资源力量,制定干部五年教育培训计划,开展13期650人次全面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能力素质提升专题培训,推动各单位围绕主责主业举办“业务讲堂”,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做精年轻干部培养。实施“年轻干部三年培养计划”,采取“进名校读书、到湾区挂职、在一线锻炼”等方式,在复旦大学组建年轻干部读书班,42名年轻干部赴深圳跟岗锻炼,61名年轻干部联系重点项目和驻村包村,为全市事业发展储备了一支对党忠诚、能力过硬、堪当重任的年轻干部队伍。做实一线历练。坚持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干部在信访维稳、乡村振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艰苦复杂环境和关键吃劲岗位扎实锤打历练,推动干部在急难险重中长才干,在推动发展中强本领。2024年新提任的30名年轻领导干部安排在基层岗位,占比77%。(三)突出严管厚爱,锤炼“干成事”的硬底气。一体推进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以考准考实鼓励担当。坚持考人与考事相结合,推行党政正职、在职领导干部、非领导岗位干部分类考核,在考核第一等次单位提拔进一步使用干部占比超过70%,形成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以从严管理促进担当。坚持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完善因私出国(境)管理政策,加强受处理处分干部的跟踪了解和教育管理,扎实开展借调工作人员“清零”行动,分级分批对1042名年轻干部全覆盖谈心谈话,制定《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研判机制》《干部“躺平”“躺赢”行为惩处办法》,13名干部按“能上能下”规定调整岗位。以组织关怀保障担当。细化各层级职级晋升大原则,扩大晋升覆盖面,2024年晋升三、四级调研员13名,晋升一至四级主任科员59名,让干部能干事有劲头、干成事有奔头。落实绩效奖励向乡镇倾斜政策规定,严格执行干部职工带薪年休假和健康体检制度,让干部心头暖、干劲足。二、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明确考核标准。根据不同岗位、不同职责的求,制定明确具体的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考核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能够真实反映干部的工作表现和业绩。注重平时考核。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管理和考核,通过定期述职、民主评议等方式,了解干部的工作情况和群众评价。平时考核注重过程管理和结果运用,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强化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晋升、奖励、惩处等挂钩起来,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