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沂蒙精神加快三个转变奋力在全国革命老区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在中国共产党临沂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临沂市委书记任刚(2022年2月17日)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临沂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国共产党临沂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在临沂迈向第一方阵、奔向共同富裕的奋进之时,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临沂重要讲话精神和指示要求,认真落实省委工作部署,动员全市上下践行沂蒙精神、加快三个转变,奋力在全国革命老区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一、五年砥砺奋进,交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异答卷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的五年,也是临沂励精图治、实现历史新跨越的五年。五年来,市委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锐意进取、奋力拼搏,锚定全面小康,聚力第一方阵,加快三个转变,各项事业迈出坚实步伐、开创崭新局面。“大”临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五年来,我们坚持做大总量、提能升级。综合实力跨过大关口。去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达到5465.5亿元,比2016年增长34%,提升两个位次、稳居全省第5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400亿元、达到409.5亿元,比2016年增长39%,税收占比连续四年居全省第1位。城市能级跃上大台阶。主城建成区面积增加72平方公里、达到29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加95万、达到373万,进入全国Ⅰ型大城市标准,9县县城城市功能和要素承载力明显提级,临沂的吸纳力、带动力、辐射力不断增强。民生建设得到大提升。累计民生支出2867亿元,比上一个五年翻了一番。每年办好20项民生实事,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教育、医疗、社保、养老、托育水平有了大幅改善。五年位势之变引人注目。“美”临沂形象得到多方位展现。五年来,我们坚持标本兼治、内外同修。生态美更加彰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四减四增”,全市万元GDP能耗比2016年下降19.8%,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31.8%,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沂蒙山入选世界地质公园,天蓝、地绿、水清渐成常态。人文美更有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人心,涌现出赵志全、王传喜等时代楷模,“沂蒙无孤”志愿服务享誉全国,惠民礼葬改革经验全国推广,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双拥模范城。城乡美更趋协调。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6%,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复审,打造市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673个,54个乡镇获评市级园林小城镇,9县全部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五年图景之美渐次铺展。“新”临沂内涵有了深层次拓展。五年来,我们坚持新发展理念、塑造新增长优势。新平台集中落地。省级沂河新区成功获批,1400万吨精钢基地落户临沂,国际陆港、G2科技物流基地加速推进。建成省级以上科创平台248个,天河超算淮海分中心、浙大农研院等一批创新机构有序布局。新政策加速汇聚。获批全国唯一的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入选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航空口岸正式开放,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落地实施,政策红利有效释放。新活力持续迸发。承接国家级改革试点118项。市场主体突破130万家、居全省第4位,高新技术企业增长4倍、超过1100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4家、瞪羚企业48家。直播带货走在前列,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短视频直播基地。五年新生之力更加充盈。“强”临沂动能正在加速度集聚。五年来,我们坚持由大变强、以强促大。建设产业强市。实施乡村振兴“三步走”路径,打开三农工作新空间。以木业突破为先导,走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子。以“商仓流”一体化为引领,提升商城发展新境界。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位列全省第4、第5和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