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度认知”与“黑白决策”决策学领域专家认为,理性思维的最佳组合是“灰度认知、黑白决策”。比如天气预报说今天下雨的概率是70%,意思是下雨可能性较大,但也可能不下雨,这就是灰度认知。但在决策上,要么带伞要么不带,我们不可能带一把70%的伞,这就是黑白决策。所以,灰度认知是一种评估选项阶段的量化思维,需要接受不确定性、不带预设立场、保持头脑开放;而黑白决策则是形成决策阶段的定性思维,需要寻求确定性、选择非黑即白、不能模棱两可。作战筹划时应保持灰度认知作战筹划阶段,是对问题进行剖析和研究的过程。此时应保持灰度认知,将问题精确量化,从而为黑白决策提供支持。例如,二战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军舰船屡遭日机攻击,损失惨重。为研究对策,美军征集大批数学家对400多个战例进行深入研究,并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当日军飞机采取高空俯冲轰炸时,美军舰船采取急速摆动规避战术的损失率为20%,采取缓慢摆动的损失率为100%;二是当日军飞机采取低空俯冲轰炸时,美军舰船采取急速摆动和缓慢摆动的损失率均为57%。显而易见,最佳应对策略就是只要敌机来袭,均采取急速摆动规避战术。据估算,美军这一决策使舰船损失率从62%降至27%。这种量化分析的方式,将规避战术的不确定性转化为概率问题,帮助美军找到了解决方案。这就是典型的灰度认知。灰度认知的量化分析方法还有很多。如“投票表态”,就是群体决策过程中对不同观点分布情况进行量化描述的常用方法。但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多数人的意见只能代表主流,却未必正确。为了在量化分析的同时尽量提高决策的正确率,还可以采取“可信度加权”的方式。其中,“可信”指的是“意见可信”,即提供意见的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加权”就是“乘以权重”,即不同专家的意见应根据过往表现分配不同权重。这种方式可以让灰度认知由“模糊”变得相对“精确”。这一分析机制同样适用于作战决策。例如,部队召开作战会议,就采取哪种作战方案进行表态。其中,每名与会成员的意见权重不同。虽然最终方案还是由指挥员拍板,但这种基于可信度加权的集体分析方式,会让决策者充分参考其他人的视角和观点,从而更理性地看待不同方案的可行性和潜在风险。在平时一些重大事项的评估决策中,为了更科学地分配权重,还可以组建“专家组”。每名专家都有表达意见的权利,但每个人的意见权重会有差别。对于那些分析方法更专业、分析问题更准确的专家,决策机制会赋予更高的权重。经过加权统计,最后得到一个群体意见,供决策者参考。定下决心时应坚持黑白决策黑白决策是灰度认知的目的和结果。无论作战筹划阶段的“认知灰度”如何,最终决策只能是非黑即白的。因此,定下决心时应坚持黑白决策。如果把灰度认知视作一个从白到黑的渐变色带,黑白决策就是在这条色带上划一条分界线。有时哪怕不符合逻辑,也要划线。就像任何考试都有明确的录取分数线,为了确保公平,在名额有限的情况下,必须有这么一条线。录取分数线可以根据最后一名的成绩划线,这很简单也很合理。但在很多决策场景中,这条线很难划定。比如城市战场上,敌我力量犬牙交错,大量民众混杂其中,这些人是敌是友?如何区别对待?复杂地形条件下,敌人准备实施进攻,我选择有利地形实施防御,防御前沿应该放在哪里?何时实施反击?此类作战决策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要在灰度认知空间划一条决策线。不过线,则保持现状;过了线,就应该果断作出改变。划线的一个重要策略是“预留缓冲区”。想象从左至右,有一个由白到黑的渐变色带,即左白右黑,中间灰色。那么这条线就应该划在相对靠左的位置,也就是白色与灰色区域接壤的位置。中间的灰色区域就是缓冲区。过了缓冲区,灰色才会变黑。为什么要预留缓冲区?因为灰度认知意味着认知空间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而黑白决策则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求有限的确定性”。预留缓冲区,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决策风险,确保决策结果可控,并为后续行动预留更大决策空间。一个典型案例是从1958年8月23日持续到1978年12月31日的“金门炮战”。其主要背景是:1954年底美蒋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美军公然开始进驻台湾,台海局势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