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之初中教育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2019年,XX县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开展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工作部署根据县人大常委2023年工作安排,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XX带队县人大教科文卫委、社会建设委和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组成调研组,于4月中旬至5月上旬对全县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之初中教育工作情况开展了调研。调研组以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现场调研等方式,先后听取了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交通局以及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等单位的工作汇报。实地察看了XX附中、XX外校、XX二中、XX初中、XX初中、XX初中、XX初中、XX初中、XX初中、XX初中、XX学校、XX初中等学校,全面了解了2019年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以来,我县初中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2021年,县政府按照“幼儿园就近就便、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中心城镇或片区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资源向寄宿制学校集中”的布局调整总体思路,科学规划,重点推进了生源严重萎缩的小规模学校的撤并整合。撤并了XX学校初中部、XX学校初中部、XX学校初中部、XX初中,分流学生582人、教职工98人。目前,全县现有初中学校20所,其中单设初中16所、九年制学校2所(XX、XX)、民办十二年制学校1所(XX外校)、高完中一所(XX一中),学生12938人,教师1412人。二、工作情况及取得成效(一)坚持科学布局,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一是科学谋划学校布局调整。制定了《XX县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调整领导小组及部门工作职责》,切实加强布局调整工作的组织领导与统筹推进。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根据人口变化、城镇化进程、乡村振兴等适度超前规划学校布局调整,推动学校布局由“行政区”向“经济区”转变,着力缓解城挤镇弱问题。召开县、镇、校三级工作动员会,充分听取学生家长、教职员工、镇村干部、“两委员一代表”以及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做好思想引导和社会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了《XX县“十四五”学校布局调整方案》邀请省、市、县各级教育专家和相关业内人士,对布局调整方案进行专项论证和科学评估,通过合法性审查。通过对学校的调整师资队伍的整合,教师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二是不断推进办学条件改善。县委、县政府将学校建设纳入重点民生项目,落实教育用地和建设资金,实行重点项目建设“红黑榜”通报机制,督促部门、镇履行教育职责到位,保障教育项目建设优先推进。今年县政府投资450余万元,对XX二中、XX附中运动场、校门等进行提升改造,7月有望完成;XX国家高新区XX实验学校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已通过县规委审查,勘察设计单位已于4月23日挂网,5月18日开标,确保7月开工建设。三是持续保障教育经费到位。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依法依规保障了义务教育教师的工资待遇。2020年全县义务教育教师年人均工资收入103498元比公务员(103436元)高62元,2021年全县义务教育教师年人均工资收入107894元,比公务员(107741元)高154元。确保两个“只增不减”。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2020年49287万元,2021年53161万元,2022年54742万元,逐年只增不减;各类学校生均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其中,初中阶段2020年为11375元,2021年为12126元,2022年为12156元。(二)坚持强化管理,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一是强化过程管理。坚持“四不两直”的教学视导制,印发《XX县教育局关于双减、五项管理教学视导实施方案》,将巡导结果纳入综合考评坚持教学常规督查制,印发《XX县中小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暂行办法》,将督查结果形成简报在全县通报。定期开展教育专项督导,由12名责任督学,分片对学校过程管理进行全方位的督导加强考试的组织管理,降低学情检测命题难度,考试成绩呈现实行等级制,坚决克服唯分数的倾向。精心组织九年级的XX市学业水平考试和八年级的市统考,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