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党委书记在2024年全县村党组织“跨村联建”工作推进会暨示范片区四季度述职会议上的汇报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年以来,**镇聚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坚持创新路径、资源整合,扎实开展村党组织“跨村联建”、村企共建系列活动,深化“组织+人才+资本”融合发展,着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全面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有效推动乡村产业发展、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筑牢战斗堡垒,组织联建促共赢。建立组织开展活动。按照“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的思路,以汶东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为依托,以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为纽带,成立联合党委,推动片区内党组织活动共办、党员共管、事务共商、产业共兴。整合集聚资源要素。编制“跨村联建”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最大限度整合各类政策、资金、项目、人才、土地等资源要素,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依托**镇乡村振兴共富联盟,吸引近10家种业龙头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入驻。优化产业发展架构。优化了“党支部+企业+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建设完成面积x万平方米、年产种苗xxx余万株、鲁西南规模领先的长寿花花卉种业培繁基地,招引现代种业科技示范园、国家制种大县项目落户**镇。做好人才文章,人才联育添动力。探索人才引育模式。积极探索创新乡村人才引育模式,依托市级乡村振兴工作站,通过政策引导、在外英才联谊会等方式,以创办企业、项目合作、技术指导等形式,吸纳在外能人、返乡创业人员加入“乡村振兴合伙人”队伍。今年以来,招募浙江农科院、山东农科院等单位“乡村振兴合伙人”x名,合作项目涉及特色花卉、蔬菜、良种繁育等多类产业。健全人才培育机制。健全村干部人才联育联用机制,以党委党校为牵引,利用现有产业基地、电商平台、培训基地等举办“共富课堂”xx场次,打造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带富的乡村人才队伍。开展“发送一条慰问短信、拨打一次亲情电话、组建一个微信群”的“三个一”活动,对带富能力较强的在外人才建立了xxx余人的《**镇在外人才信息库》,实行动态化、常态化联动对接。强化产业联建,资本联用促发展。争取扶持政策。先后争取中央财政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资金xxx万元、乡村振兴扶贫资金xxxx万元、中央衔接资金xxx万元、第一书记帮扶资金xxx万元等,将资金整合捆绑使用,统筹用于特色花卉、蔬菜产业等重大项目建设,按照“党支部+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打造“共富基地”“共富大棚”xx余处,确保资金效益最大化,每年可带动x个镇街、xx个村增收xxx余万元。盘活闲置资源。充分挖掘各村特色,盘活利用村内闲置低效资源,积极引导各类经营主体与村党组织合作共建“共富工坊”x个,将企业建在村头、岗位设在门口,让“小车间”成为乡村发展的“大舞台”,有效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深化科技赋能,创新联动增效能。搭建产学研协同平台。以联合党委为枢纽,积极牵线搭桥,打破科研院所、高校与乡村之间的“次元壁”,搭建深度融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定期举办“科技下乡·产学研对接会”,邀请浙江农科院、山东农科院等科研力量携前沿农业技术、新品种研发成果现场推介展示,与片区内企业、农户面对面交流需求、对接合作。今年已促成花卉智能温室精准调控系统研发、蔬菜抗病新品种选育应用等x项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实施,让最新科研成果在田间地头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助力产业提质升级。引入智慧农业手段。在长寿花花卉种业培繁基地等重点产业区域,全面铺开智慧农业设施应用。安装土壤墒情传感器、气象监测站、智能灌溉系统等物联网设备,实现对土壤肥力、水分、光照、气温等关键种植参数的实时精准监测与自动化调控,花卉种苗成活率提升至xx%以上,蔬菜亩产量平均增产xx%-xx%。同时,利用无人机植保、智能采摘机器人等新兴设备,降低人工劳作强度,提高作业效率,使农业生产从传统“看天吃饭”向精准化、智能化转变,引领农业产业步入科技高速路。培育本土科创力量。聚焦产业发展需求,依托“共富课堂”开设科技专项培训课程,选拔有潜力、肯钻研的农户和基层技术人员,开展定向科创能力培养。设立“乡村科创基金”,鼓励本土人才开展实用型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研发,从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