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研讨发言:以正确政绩观引领改革正确方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决定干事创业方向,关系党的事业成败。组织部门作为干部之家,要履行好部门职责,持续推动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推动改革工作沿着正确方向。一、拧紧正确政绩观的“总开关”,筑牢改革的思想根基。理论武装越彻底,思想就越清醒,行动就越自觉。要充分发挥干部教育培训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建立健全正确政绩观教育培训机制,从思想上解决“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政治训练突出“常”。把政治训练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利用专题研讨班、读书班、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等载体,推动领导干部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持续开展新提任干部政治理论考试,对政治理论考试成绩不及格的暂缓上会,推动领导干部养成理论学习自觉。课程质量突出“优”。拓宽党校专兼职教师来源渠道,组建政治强、素质优、业务专的课程研发队伍,打造政绩观教育精品课。充分发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把正确政绩观教育课程纳入主体班和各类培训班内容,推动培训全覆盖。教学形式突出“活”。持续发挥典型案例震慑作用,依托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剖析研讨、观看警示教育片、组织旁听庭审、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方式,通过正反面典型“现身说教”,深化干部对政绩观的理解和把握,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二、锤炼践行正确政绩观的“执行力”,压实改革的责任担当。改革越是进入深水区,越是考验干部的能力。要对标落实《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2024—xxxx年)》,着眼各项改革任务,持续提升干部履职本领,推动干部在改革大潮中奋楫争先。架起“聚光灯”。突出“一把手”和“关键少数”的监督,持续深化干部“提素质、改作风”专项行动,要用好《区加强干部“八小时外”活动监督管理“十条措施”》,建立“三联三进三档”机制,强化“家庭+社会”联动监督,让干部习惯在“聚光灯”下履职用权。提升“软实力”。开展干部履职能力提升行动,实施“云雁翱翔”计划,选派干部到国家部委、沿海发达地区、国有企业等挂职锻炼、跟岗实践,拓宽改革视野。持续办好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科级干部进修班,分级分类开展科技创新、基层治理、数字经济、产业体系等专题培训,不断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掀起“实干风”。以省开展“大抓落实年”活动为契机,瞄准改革突破口,实施“书记领航”行动,建立“领航项目晒单纪实”机制,推动领导干部横向比、纵向看。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用好容错纠错、澄清正名等手段,为担当者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三、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风向标”,激活改革的澎湃动力。“风向标”指向哪里,决定着干部干什么、怎么干。要以正确导向引领干部干事创业方向,激励引导干部“跳起来摘桃子”。校准考核导向。对标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进一步校准政绩观考核导向,建立政绩观考核评估机制,优化精简考核体系、指标和方式,科学精准设置关键性、引领性的考核指标,坚决废除不合时宜的指标、不切实际的项目、可考可不考的内容,以实干实绩实效为导向,推动领导干部坚持发展理念,助力高质量发展。匡正用人导向。严格落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要求,强化干部政绩观考核的结果运用。建立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档案,结合一贯表现、岗位贡献、群众口碑等,准确识别出开拓进取、敢闯敢干的干部,让政绩观错位、权力观扭曲、责任心缺失的干部“失去市场”,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从政环境。明确督查方向。坚持改革推进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将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内容,做实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健全完善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综合运用巡视巡察、信访查核、审计监督等工作成果,及时发现和纠治领导干部政绩观偏差问题,筑牢有效防止政绩观偏差的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