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桑植田间到维也纳金色大厅——桑植民歌发展概述前言“马桑树儿搭灯台,写封的书信与姐带,郎去当兵姐在家,我三五两年不得来……”2003年,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了这首在三湘大地广为流传的桑植民歌,将湖南西北边陲一座小城的文化带到了世界舞台。桑植民歌,是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的地方传统音乐,起源于原始农耕时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重的历史沉淀,2006年,桑植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笔者系2020年湖南选调生,目前在桑植县锻炼。因有感于桑植浓的地域色彩和民族特色,沉浸于桑植民歌背后的悠久历♘史和“血色浪漫”,笔者决定以桑植民歌为研究对象展开调研分析,探讨了桑植民歌从田间地头传唱至到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这一变化历程,展现了桑植民歌在现代的发展路径,以期对桑植民歌起到良好的宣传介绍作用,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马桑树儿搭灯台桑植民歌节一、桑植民歌的发展历程《礼记.王制》有云“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深谷大川里制度与外界不同,生长在那里的人民的风俗与外界相异。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给艺术形式的孕育提供丰富的养料,影响着他们的形成与发展,同时艺术的发展又从不同的角度展现着其赖以生存的环境风貌和风土人情。桑植民歌在桑植这片多彩土地上产生孕育,被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一风一俗所浸润,同时它也贯穿于桑植社会环境的发展变革之下,记录着桑植各族人民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与风俗信仰,在无形之中不断发展,在有声之中延绵传唱。1.乡土环境中孕育桑植县地处湖南省西北部,隶属张家界市,东依慈利县,西连龙山县,北接湖北省鹤峰县,南邻张家界永定区、武陵源区以及湘西永顺县。桑植山地众多,连绵的山地给桑植筑起了一道道天然屏障,将其与外界分隔开来,使桑植成为一个“桃花源”般的封闭区域,再加上长期的地方土司统治,实行“客不入境,蛮不入峒”的管理制度,导致了桑植在地理位置上的封闭与政治、经济发展上的相对落后,但却为桑植民歌的产生与保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一方面,崇山秀水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桑植民歌别具一格的艺术特征,使其音乐旋律富有张力,既带有山的壮丽,又兼具水的柔情。在体裁上,桑植民歌既有高亢激昂的山歌号子,又有婉转柔和的民间小调。另一方面,桑植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降水适宜,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这些赋予了桑植民歌丰富的创作素材,当地人将这些素材写进了歌里,来表达他们对家乡土地的赞美和热爱,就比如:《桑植是个好地方》中就唱到:“桑植是个好地方呃,地是刮金板拉,山青水秀,山是万宝山呢,稻啊花香呃”。再一方面,桑植山地面积占当地总面积的78%左右,土地以红壤为主,耕地分布零零散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常常调侃“桑植山占九分,另一分一半是水一半是田”,虽然耕作生活环境相对偏僻艰苦,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桑植人在辛苦的田间劳作之中,会用唱歌的方式来打发时间,疏解心情,消除耕作的劳累,比如《打鱼歌》、《撬石号子》、《挑担号子》等。《桑植是个好地方》曲谱2.多民族融合中发展朝代更替与人口迁徙使得桑植形成了多民族聚居的格局,使其发展成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据清代早期《桑植县志》记载:“县民最杂糅,由慈利拨归者曰民籍,旧土司治者曰土籍,苗曰苗籍,自外县迁徙来者曰客籍...”可以得出,桑植在早期就有众多土家族、白族、苗族等民族存在。多民族人民在桑植和谐相处、团结互助,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这推动了桑植的艺术形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使得桑植民歌能唱出多彩声音。桑植各民族具有一套自己民族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这些习俗习惯阐释着不同民族的族群特点,展现着各民族相异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各民族发展和维系的重要纽带。而这些多彩的民族风俗也为桑植民歌的发展勾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了桑植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们也在桑植民歌的传唱中被保留传承了下来,比如桑植民歌中的《劝孝歌》、《哭亡人》等是丧葬仪式上唱的;《娘哭女儿》、《哭父母》等是婚嫁仪式上唱的,他们都体现了民族习俗特色。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