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泛道德化批判的远离与集体道德思想的坚守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中,对道德的本源和特质等微观伦理思想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直接批判了青年黑格尔学派;反观宏观伦理思想领域,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寻找人类解放的道路是历史和伦理思想的起点,验证了实现个人自由与和解是伦理学所追求的历史目标和最终价值。一方面,我们需要远离泛道德化批判的脱轨地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深入社会政治和经济层面来分析处理当今社会的道德问题;另一方面,要站在新时代的宏远角度,坚持和倡导集体道德思想,实现人的完全解放和人格的自由发展。关键词:泛道德化批判;集体道德思想;远离与坚守《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鲜明地反映马克思恩格斯所面临的两个时代任务。一是消除道德教育思想对劳动运动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另外,历史唯物主义印证劳动人民的历史使命,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明的双重任务,《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中蕴含的伦理哲学引发马克思恩格斯对当时盛行的道德观的批判,对关于道德的本源和特质等微观思想,以及人类自由和解放的宏观内涵进行深刻阐述,从而对当今社会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伦理道德本源思想的内涵及深刻意蕴马克思恩格斯系统地阐述了道德的本源和特质,明确了道德的作用和局限性,呼吁改革是解释现状的另外方式,因为意识形态批判不会影响现实生活[1]。人们不受“错误观念”的引导,根源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劳动分工决定着自由程度的高低。每个人都不能通过精神压制被消灭,只能通过真正推翻社会关系来实现,由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揭示出道德的起源和本质。“不是意识决定生命,而是生命决定意识”[1]。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既不是主体意识的自然权利,也不是自我决定,它是由具体社会实践所决定的,主体依赖客观现实生活。针对黑格尔提出思维是真实事物的缔造者,真实事物是思维过程外在呈现形式的观点,马克思强调“概念性的事物是一种物质的东西,它进入人脑,成为人类的思维。”[2]道德的本源不是抽象概念和权利,而是物质利益关系反映真实内心的表现,作为观念,道德具备现实物质利益的基础,它来源于真实的社会生产过程,劳动是道德的真正源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变化,道德水平也呈现相应的改变,故而,道德不是超越历史的亘古真理,而是特定时期的规范,带有等级和历史性的印记,在调节社会各方利益冲突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也有其局限性。(一)伦理道德的本质起源来自于劳动在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上,对道德规范起源的研究和回应是模棱两可的,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神学理论、人道主义和自然本能。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时强调,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不取决于上帝的意志,而根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人类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的客观和直接基础,人的社会关系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也是获得维持自身子女和生活所必需的物质手段[1]。首先,历史关系的发展首要前提是人民的生存,人民需要生产满足基本物质需要的必要生活;其次,满足首要需求后将衍生新的需求;第三,那些每天恢复生命的力量人也开始生产其他人,他们代表了人类社会的第一种社会关系;第四,劳动产生了人与自然和社会的互联关系。道德的形成不仅需要社会关系作为基础和客观前提,还需要主观前提和条件即人的意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发人类意识发展的四个因素后,初步构建了历史关系。人类的第一意识是“动物意识”,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自然环境可以说是人类意识最直接的对象,自然環境是客观的存在,不同于人作为一个主体,不采用积极的措施来适应人,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存在,具有无限的力量。起初,人作为一种动物,完全服从于无限力量,人的意识处于“动物意识”中,一个人抑制了自然的力量,同时也意识到为了生存,必须与其他人一起工作。因此,人类也发展了“群居”和“部落”意识,在“群居”和“部落”阶段,人类可以控制自己的本能。随着人口的日益增长和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分工也在发展。分工首先表现为...